湖州三绝之:庙中庙
湖州城三绝之一的府庙,位于湖州市人民路和北街之间,俗称“庙中庙”,始建于明代称府城隍庙(简称府庙),历三代城隍神,第一代是五代清泰元年(934)后唐的“皇俗安成王”。第二代为明武洪二年(1369)赦封的“威灵公”。第三代城隍是明万历元年(1573)始尊“湖州府城隍劳公神”。府庙旧时也如同南京的夫子庙,杭州的城隍庙,苏州的玄妙观一样,除了宗教和祭祀活动以外,又是人们的娱乐场所。作为祭祀场所,曾御祭湖州城隍神。
湖州府庙位于湖城人民路和北街之间。府庙所在地过去属阜安坊。明代以前,府庙称湖州城隍庙,其址在阜安坊西,始建于五代。据清同治《湖州府志》引《五代会要》,五代时后唐清泰元年(934)十一月,因“从两浙节度使钱元灌奏”,“敕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成王”。坊名缘于湖州城隍神名。宋嘉泰《吴兴志》载,南宋“绍兴十八年(1148)知州事赵叔涔重建庙宇”。
1994年对府庙重修,重修后的府庙前新建牌坊一座,四柱之间,四根石柱旁置抱鼓石十块,牌坊为楼阁式。府庙有大门三孔,每一大门西侧均置抱鼓石,门前有石狮一对。大殿前新建月台,周置石质栏杆,月台中央安宝鼎一座,使大殿更雄伟。月台前又新建六角攒尖重檐亭,亭名“延和”。大殿后东西两侧各新建一个四角攒尖重檐亭,西侧四角亭中树乙亥(1995)《重修湖州府庙记》石碑,东侧四角亭树乾隆五十三年(1788)《重修城隍庙记》石碑。
现在的府庙被街道工厂占用,四周的走马楼阁已残破不堪,仅存的文物是光绪7年的一座井亭和立于乾隆57年的一块庙碑。
发表评论